物質過剩的時代,習慣了喜新厭舊、用過即丟,直到過量無法消化的大量垃圾,才讓人逐漸警醒。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太習慣於從「生產」然後「消費」,最終邁向汰舊換新,以「丟棄」作結的線性思維,但換個方式思考,垃圾不垃圾?可是由人定義。 踏入台南安平工業區,躋身在眾多廠家之中的成大昶閎科技公司,門口停泊著一輛顏色灰樸的大車,車殼板金刷上一層水泥塗料,帶有木紋的紋路,低調中卻有些不一樣。...
2016年,台灣被《華爾街日報》讚許為「垃圾回收的天才」;同年上任的新政府宣布台灣將進入「循環經濟」的時代,並將這項目標列入「5+2產業創新計畫」。剎時,「循環經濟」成了熱門關鍵字,但許多人也誤將它與回收畫上等號。事實上,這是一個超越回收、跨足不同產業,能夠引領台灣走出代工困境的轉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