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與氣候的變化,不是遠在天邊的雲朵,而是真真實實發生在你我身邊,正在影響我們生活的一件大事。聯合國婦女公約(CEDAW)認為,女性參加氣候行動很重要,她們是改變的力量;而原住民族經常生活在山海之間,對於環境變化、資源使用、如何面對改變等,往往有著讓人驚豔的做法。女性、原住民可以一起做更多,歡迎花東地區朋友,來場「氣候下午茶」,踴躍參與討論。
2020年是蘭陽博物館成立10周年、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近20周年、宜蘭博物館事業推展3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值此之際,在「宜蘭是一座博物館」的概念下,以環境教育為題,重新探討、檢視博物館所蘊含的社會價值與教育意義。 2019年,我們透過圓桌會議方式,探討環境教育與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推動經驗對話;策劃「宜蘭勁鄉團—蘭博家族特展」,展現宜蘭自然、文化特色;2021年則在此基礎上,擴大辦理地方博物館與環境教育國際論壇,為宜蘭博物館事業發展開啟交流,並作為檢視宜蘭是一座生態博物館推動30年經驗歷程之再出發的起點。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自2001年成立至今,以腦科學知識為基礎,以豐富精神內涵為標的,於全國各地推廣精神健康知能教育,並宣導每年12月第三個星期六為「台灣精神健康日」,舉辦年度大型宣導活動—精神健康嘉年華,熱情邀請全台關心精神健康、追求樂活人生的民眾共同參與,呼籲重視三五成群、與土地連結、互相關懷的精神生活習慣。
新冠肺炎疫情讓線上課程如火如荼地加深、加廣,台灣由於疫情控制得宜,是全球少數仍維持正常實體上課的國家,大學甚至為留學受阻的學生開課,師生得以享受真實互動。但不論是線上課程,或是實體面授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專家們一致認為,品格與自學能力的培養優於知識的灌輸,數位的學習不能忽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差異,以人為本的教育本質並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