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生存與否,與社區習習相關,若社區沒落或滅亡,學校也將面臨存廢問題,因此兩者間的連結很重要,但不是要學校去做社區營造,而是要想辦法協助社區站起來。」台南市東山國小校長曹欽瑋,如此看待學校與社區相互依存的關係。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計畫自民國94年推動至今邁向15年,社區據點以在地安老的願景,提供普及的社區照顧網絡,在面對中央政策發展、在地多元性的服務操作下,全國超過3,900個據點也亟需擁有一個大型的分享、學習平台,持續以據點視角向各界對話與倡議,109年度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將共同延續辦理大型論壇,以服務優化與創新服務兩大主軸,共識各方據點議題,期能透過論壇平台共創在地完善安老環境。
台灣商用無人機的發展,藉著優異的資通訊技術與人工智慧加持,在防疫、救災或農業領域,都成了最亮眼的新星,尤其在東南亞國家更「飛」出智慧農業的新航道。 新冠肺炎蔓延初期,台灣政府因為早有警覺,快速啟動應變機制,包括在機場為入境旅客量測體溫,呼籲全民戴口罩、勤洗手,因此成功控制了疫情。為了有效防治傳染病,許多大樓、學校會對訪客量體溫,出現確診的病患則予以隔離治療。而農作物如果生病了,其實也有一套類似的應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