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政權更替將於8/15滿一年,當地兒童正遭遇飢餓、失學、童工、童婚等多重危機,但台灣民眾及政商各界的愛心始終沒有缺席!8月10日下午,阿富汗世界展望會會長阿孫莎.查理絲(Asuntha Charles)及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拜會外交部,與亞非司司長楊心怡及相關業務同仁交流國際人道救援經驗,並分享展望會於阿富汗的工作成果及當前需要。阿孫莎會長亦於今早與57位企業高階經理人,分享阿富汗展望會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至今的努力與挑戰,盼匯聚台灣社會愛心,陪伴阿富汗孩子建造永續未來。
台灣孩子語言學習資源豐富,不只小學引入東南亞語言選修課程,教育部更費時五年研編三大套共30本的「新住民家庭母語教材」,為新住民孩子的母語基礎扎根,在愛與接納中學習。 在台灣,每位小學生都能選修一門新住民語文,學習越南語、印尼語、泰語、緬甸語、柬埔寨語、馬來語或菲律賓語等東南亞七國語文,開創全球的先例。小學裡可以學習東南亞語,但是年齡更往下的幼幼圖書,市面上卻很少找得到。
戰爭、疫情、氣候變遷等因素,讓俗稱「黃小玉」的黃豆、小麥、玉米供應青黃不接,造成全球蛋白質缺乏的危機。台灣廠商運用生物科技,將原本是廢棄物的蠶蛹、綠豆殼作成機能性的動物飼料,循環經濟發功,不僅有助生態永續,更為提供動物性蛋白提出解方。 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苗改場」)工作人員拉上黑色厚重的窗簾,將一格一格的雌蛾、雄蛾送入「洞房」,原本滿室飛散的蛾鱗粉,塵埃落定,這是苗改良場每年在春、秋之際進行繼代更新工作,目前保育了136 個家蠶種原品系。
本(111)年「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共有212位學生報名參選,經由國際關係、外語及表演藝術的專家學者與外交部共同組成的評選小組進行初選、複選與決選3階段共同評選後,計有40位學生脫穎而出獲選為青年大使,另有14位學生列為備取(詳見附件)。
全世界竹林的面積約85%分布在亞洲,台灣竹林就佔森林面積的6%,竹林資源豐富,先民取材於自然,製成生活器具,不管是小時候的童玩竹蜻蜓、竹水槍,或是過年時常聽的俗諺「炮竹一聲除舊歲」;夏天躺著沁涼透心的孟宗竹蓆;或是家裡已經坐了30年,雖然已發出伊伊歪歪聲響,還不壞的竹椅凳;或是廟會南管的洞簫;相聲表演中,打節奏的快板;更或在武俠世界裡頭,黃蓉的打狗棒碧玉棍,這些都是竹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