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基金會於日前舉辦「多元.共融.共好-社區實踐經驗」發展性社會工作論壇,相關專家學者約近百人出席,除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張美美蒞臨致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怡伃也分享跟伊甸多年合作推動發展性社會工作的心得;此外,澳洲臥龍崗大學衛生與社會學院社會工作學系師生也在論壇中,就社區網絡支持與經濟就業服務議題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實際社會工作成果,藉此激盪出發展性社會工作更多的創新與價值。
為持續提供政府與非政府組織(NGO)夥伴間的對話交流平台,外交部在11月29日舉行第五屆「2024 NGO領袖論壇」,邀請美國「善用人工智慧基金會」(AI for Good Foundation)執行長哈德生(Dr. James Hodson)來台擔任主講人,吸引我國NGO領袖、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代表、企業代表及民眾共約200人參加。外交部長林佳龍在致詞時表示,今年是連續第五年舉辦本論壇,外交部高度重視此一年度對話平台。他並表示,人人都是外交官,NGO也是「台灣隊」(Team Taiwan),可協助台灣增進國際連結與能見度。
鄒族人認為,天神在玉山搖落了楓樹,果實與落葉掉下後,創造出了族人。賽夏、布農族以植物作為氏族的名字。有著嚴謹階級秩序的排灣族,族人以植物種子(vusam)來尊稱部落的領導人以及家中的長嗣……相較後來才到的漢人,生活在台灣島嶼更長久的原住民,以其長年累月與環境的互動,發展出難望其項背的豐富植物智慧。
外交部主任秘書唐殿文於本(11)月27日下午代表外交部歡迎非洲「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mitofo Care Centre, ACC)創辦人慧禮法師、陳阡蕙執行長、林青嶔秘書長及史瓦帝尼院所28位院童。ACC院童於表演中演唱獨具特色的史瓦帝尼傳統歌謠、國台語歌曲「落雨聲」、「明天會更好」與我國布農族歌謠「拍手歌」及傳統武術,展現他們接受台灣教育及文化薰陶的成果,獲得在場外交部同仁熱烈掌聲歡呼,氣氛溫馨歡樂。